區別會計監督和審計監督(會計監督與審計監督的區別)
2024-08-08 08:48:23 發布丨 發布者:學樂佳 丨 閱讀量:4173
內容摘要:會計監督和審計監督是企業財務管理中五個有用的監督機制。確實這兩種專門監督也是是為可以保證企業財務的準確性和合法性,但它們在實施、監督對象、監督目的等方...
零基礎學會計入門指南
輕松掌握熱門行業全盤賬務處理
立即資訊
會計監督和審計監督是企業財務管理中五個有用的監督機制。確實這兩種專門監督也是是為可以保證企業財務的準確性和合法性,但它們在實施、監督對象、監督目的等方面存在地一些區別。下面將具體點推薦會計監督和審計監督的區別。
1. 監督對象不同
會計監督的監督對象是企業內部的會計人員和財務人員,其目的是以保證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規范和確切。而審計監督的監督對象是企業的財務報表,其目的是切實保障企業的財務報表真實、準確、完整。2. 監督內容不同
會計監督主要注意是對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進行監督,除了會計準則的執行、財務報表的編制、會計檔案的管理等。而審計監督通常是對企業的財務報表接受審計,除了對財務報表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等方面通過審計。3. 監督不同
會計監督是企業內部的自我監督,主要注意是通過內部控制、內部審計等接受監督。而財政監督是由其它的審計機構進行的外部監督,主要是按照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審計來通過監督。4. 監督目的不同
會計監督的目的是必須保證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規范和準確,能保證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體系是健康穩定有序。而審計監督的目的是切實保障企業的財務報表真實、準、求完整,保證企業的財務報表能虛無飄渺具體地企業的財務狀況。5. 監督時機不同
會計監督是企業內部的日常監督,隨時接受。而加強審計監督是在企業財務報表編制能完成后并且的,大多數是在企業年度結束后后參與。6. 監督依據不同
會計監督的依據是會計法律法規和會計準則,主要注意是對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參與規范。而審計監督的依據是審計法律法規和審計準則,主要是對企業的財務報表參與審計。7. 監督機構不同
會計監督是由企業內部的會計部門和財務部門接受的,主要是企業自我監督。而加強審計監督是由其它的審計機構接受的,主要是對企業的財務報表參與審計。8. 監督結果不同
會計監督的結果是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規范和詳細,只要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體系和健康活動有序。而審計整改的結果是企業的財務報表真實、確切、求下載,可以保證企業的財務報表也能真實思想活動企業的財務狀況。會計監督和審計監督確實大都目的是保證企業財務的準確性和合法性,但它們在實施、監督對象、監督目的等方面存在一些區別。企業在通過財務管理時,不需要參照自身的求實際情況你選比較合適的監督機制,以確保企業財務的準確性和合法性。

在線答疑
3-15分鐘獲得專業老師快速解答




當前16位老師在線

- 5分鐘前學員提問:學會計的基本條件和學歷要求?
- 8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培訓班要多少錢一般要學多久
- 9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實操培訓班大概多少錢
熱門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