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到年底,企業會從獲得的凈利潤中向投資者分配利潤。向投資者分配利潤時如何進行會計分錄?
向投資者分配利潤
1.提取股息:
借:利潤分配-應付股利
貸款:應付股利
2.結轉應付股息:
借方: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款:利潤分配-應付股利
3.支付股息:
借:應付股利。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
應付股利是指企業應付給投資者的利潤,包括應付給國家、其他單位和個人的投資利潤。企業與其他單位或個人之間的合作項目,根據協議或合同的規定,聯合費行業認為應支付的利潤也可計入應付股利。
應付股利科目核算企業分配的現金股利或利潤。
利潤分配順序
1.計算可供分配的利潤
將本年凈利潤(或虧損)與年初未分配利潤(或虧損)合并計算可分配利潤。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潤為負(即虧損),則不能進行后續分配;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潤為正(即本年累計利潤),則進行后續分配。
2.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
在年初無累計虧損的前提下,按稅后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法定盈余公積金達到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積金用于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或者轉增資本。但增資后留存的法定盈余公積金不得低于注冊資本的25%。
3.提取任何盈余公積金
任何盈余公積金的標準由股東大會決定,如確有必要,經股東大會批準,也可用于分配。
4.向股東(投資者)支付股息(分配利潤)
企業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潤可以并入當年分配。
公司股東會或者董事會違反上述利潤分配秩序,在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違規分配的利潤必須退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