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是指盤點物料的現有數量,以確定物料在倉庫或其他地方的實際數量。
庫存損失的原因
(一)存貨損失和溢余的原因
1、采購工作中的失誤,主要是由于驗收不認真、不全面。
2.外部條件對物品的影響。商品從進貨到銷售,經過運輸、倉儲、分揀、挑選、分級、稱重等環節都會有破損。
3、使用機械對貨物在裝卸、搬運、堆放、碰撞、擠壓中的影響以及損壞和短少,如滲漏、包裝松散、變形、破損等。
(二)的原因
1.倉庫操作期間的和多空付款。
2.倉儲記錄卡中的。
3.盤點過程中的,如漏盤點、溢盤點、序列號、虛假盤點數字、計算不準確、計量單位轉換等。
4、各種盜竊暗虧。
存貨損失的處理方法
為了避免存貨的重大損益,必須加強全體員工的責任心培養和業務技術的提升。如下所示:
1、從根本上增強員工的責任感。
2.嚴格控制進出口流程和記錄。
3、檢查各種計量器具,確保計量準確。
4.對報表和文件的各個方面有很強的審查和控制能力。
5、加強各種防盜活動,減少由此造成的暗損。
存貨損失記錄方法
(a)在批準之前:
1、企業對于存貨損失,根據“存貨報告”中所列金額,作如下處理:
借:待處理財產的損失和溢余-待處理流動資產的損失和溢余。
貸款:原材料、庫存商品等。
2.采購存貨的非正常損失導致存貨短缺:
借:處理財產的損失和溢余——待處理流動資產的損失和溢余。
貸款:原材料等。
3.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進項稅) (
2)發生盤虧的存貨,應根據盤虧原因分別處理:
1.屬于限額內損耗和存貨日常收發計量誤差,經批準后上報。
借:管理費
貸款:待處理財產的損失和溢余-待處理流動資產的損失和溢余
2.應由過失人賠償的損失,應按下列規定處理:
借:其他應收款
貸款:待處理財產的損失和溢余-待處理流動資產的損失和溢余
3.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的存貨損失,應按下列規定處理:
營業外支出借款:-非常虧損
貸款:待處理財產的損失和溢余-待處理流動資產的損失和溢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