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幣交易是指一國貨幣通過一定的匯率與另一國貨幣進行兌換。對于外幣交易,一般通過銀行存款和財務費用進行核算。具體會計分錄怎么做?
外幣交易的會計分錄
1.收匯時記賬
借方:銀行存款(外幣)
貸:應收賬款
2.結匯時
借方:銀行存款(人民幣)
貸款:銀行存款(外幣)
3.調整后
借:財務費用
貸款:銀行存款(人民幣)
財務費用有哪些?
財務費用是指企業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而發生的融資費用,包括利息支出(減去利息收入)、匯兌損益及相關手續費、商業匯票貼現發生的貼現利息、企業發生或收到的現金貼現等。
利息支出是指短期借款利息、長期借款利息、應付票據利息、票據貼現利息、應付債券利息、進口設備長期應付利息等利息支出(資本化利息除外)減去銀行存款利息收入后的凈額。
匯兌損失是指因向銀行結匯或購匯而產生的銀行買入價與所采用的匯率之間的差額,以及每月(季、年)末各外幣賬戶的外幣期末余額折算成人民幣金額與原人民幣金額之間的差額。
相關手續費是指發行債券(資本化的除外)需支付的手續費、出票銀行手續費、調劑外匯手續費等。但不包括發行股票所支付的手續費等。
行政單位依法開展業務活動或其他活動取得的利息收入,可以通過“應付財政專戶”科目核算。具體會計分錄怎么寫?
行政單位利息收入的會計分錄
行政事業單位取得的利息收入有三種處理方式。
1.收入戶和支出戶獲得利息收入。
行政機構:
借:銀行存款
貸款:應付財務賬戶。
2、上繳區財政專戶(利息先計入單位收入戶,行政事業單位)
借方:應付財務賬戶
貸:銀行存款
3、區財政核撥的預算資金
行政單位: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收入——利息收入
機構: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收入——利息收入
按照統借統還取得的貸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不符合統借統還業務的,取得的利息全部視為含稅銷售額,按規定計算銷項稅額或應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利息支付方取得的增值稅發票(包括增值稅專用發票)不能抵扣進項稅額。
什么是財務應付賬款?
財政應付款是事業單位按規定收取并上繳財政專戶的預算外資金。其中,預算外資金是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為履行和代行政府職能,按照國家、法規和有效規則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納入國家預算管理的各類財政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