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發生的材料損失,應列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進行核算。如何進行相關會計分錄?
材料短缺的會計分錄
批準前:
借:待處理財產損失及溢余——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及溢余。
貸:原材料等科目。
批準后:
借:管理費
非業務支出
其他應收款(責任人和保險公司的賠償)
貸:待處理財產損失及溢余——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及溢余。
原材料是指不構成產品實體但有助于產品形成的各種原材料、主材和外購半成品、輔助材料。原材料具體包括原材料及主料、輔料、外購半成品(外協件)、修理用備件(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
材料成本差異如何進行會計分錄?
1.購買原材料時
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款: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2.原材料入庫時
借:原材料
貸款:材料采購
材料成本差異(可借)
3、原材料的領用
借方:生產成本(計劃成本)
生產費用
管理費用
銷售成本
貸款:原材料(計劃成本)
4.期末結轉差額時
調整并保存差異
借:生產成本等。
貸款:材料成本差異
調整超支的差異
借:物料成本差異
貸款:生產成本等。
如何理解盈虧?
盤盈、盤虧通過倉庫的賬面余額和實際庫存金額進行核對。盤盈屬于倉庫庫存金額大于賬面記錄,盤虧屬于倉庫庫存金額小于賬面記錄。要根據存貨的盤盈或盤虧做相應的存貨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