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資料由(歷史)邊肖為大家收集出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吧!
如果月底還沒有收到已支付的材料,如何進行會計分錄?
一般來說,采購物資可以分為單據和貨物。有四種情況。
(1)當單個商品到貨時,此時直接錄入原料賬;
(2)如果到貨單還沒到,收貨當天不處理貨物,月底也收不到單據,所以估計。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預計應付賬款
紅墨水下個月反轉,收到文件正常處理;
(3)貨物還沒有到達。這種情況下,你經常說貨款已付,材料還沒到,通常按“在途材料”(實際成本法)或“材料采購”(計劃成本法)處理
借:在途物料
應付稅款
貸款:銀行存款辦理了,月底還沒到,就不要辦理了,等到了再說。
借:原材料
借出:在途材料。
會計分錄如下:1月20日,銀行轉杭州鐵廠托收承付,憑專用發票,列材料A 10噸,每噸1100元,貨款合計11000元,增值稅1870元;金額為300元的運輸及雜費證明,經檢查與合同相符,將立即兌現。借:原材料—— A料11300(運費包含在原材料采購成本中)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1870貸:銀行存款13170 2月22日倉庫發來通知,杭州鐵廠發來的A料質量差,不符合合同要求,代為保管。供應部將聯系對方解決問題,已支付的款項將先轉入應收賬款賬戶。驗收不合格,分批入庫:
貸:應收賬款(不合格承兌和增值稅金額)13170。
貸款:銀行存款13170
先墊付,收到付款通知后再做費用賬。
借:管理費等。2000
貸:其他應付款2000
收到通知:
借:其他應付款2000
貸款:銀行存款2000
暫時沒有。而且不給錢。在原始憑證和單據齊全后付款并制作憑證。
借:營業外支出
貸款:銀行存款
如果8月29日收到款項,9月份離開集團,則提前收到,8月份不確認收入和成本,9月份確認為收入成本。9月20日收到的,9月30日確認收入,支付的成本確認為成本。
如果恰好是跨期的,比如9月25日,10號團游首爾,9月20號收到了10萬元,那么我們在收到錢的時候就應該這么做:月底,因為團游沒有結束,要把5天內已經發生的費用作為成本,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收入,也就是應該是10天,總收入的5/10通過借款確認。
確認收入,確認應收賬款。
借方:應收賬款
貸款:主營業務收入
借:固定資產清算
累積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
貸款:固定資產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賬款。
貸款:固定資產清算
凈收入:
借:固定資產清算
貸款:營業外收入
直接確認收入,同時確認成本。借:銀行存款貸:主營業務收入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存貨商品實際庫存多一個,會計科目少一個,沖減管理費用,屬于存貨盤盈。
你在買東西嗎?如果是做:
借:庫存商品:* *商品;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款:銀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