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食堂,人員流動性大,患者和醫護人員凌亂。飯菜味道不好,就餐選擇少,沒地方。長期以來,醫院的病人餐一直為人詬病,難以讓病人滿意。如今,醫院食堂經過改革,轉型為“智慧食堂”,引入了“刷臉吃飯”的新方式,為眾多患者提供了全新的餐飲服務。
什么是醫院智慧食堂?讓我們來看看樂嘉的方派雪。
首先,利用遠程訂餐的能力,方便行動不便的患者自己點餐,免去了醫院食堂在小攤排隊的麻煩。其次,智慧食堂的使用可以加強醫院食品監管,保證患者食品的安全和質量。再次,醫院食堂升級為智慧食堂后,患者可以有效避開對自己目前病情不利的菜品,避免患者吃錯飯,食物相互沖突,對自己的病情不利。
現在,大部分食堂用的都是智能食堂。針對醫院食堂就餐場景,迎合移動互聯網時代潮流,創新打造食堂便捷就餐方式。點餐端,患者和陪護在病房,不用出門,支持,支付寶,飯卡,刷臉就能點三餐。食堂的就餐終端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取菜品詳情,減少了廚師和食客的溝通成本,提高了烹飪效率。自助餐柜支持隨時取餐,方便工作時間不規律的手術室醫生。食堂管理,輕松管理菜譜、餐卡、就餐人員、采購、進銷存、業務數據,為食堂管理提供高效精準的營銷手段。全面提升患者和員工的就餐體驗,提升食堂的服務水平和盈利能力。12月22日,農歷新年的冬至。很多家庭聚在一起,燉一鍋美味的羊肉,既能享受美食,又能御寒健身。
為了讓住院病人和陪護家屬在這一天感受到一點冬天的溫暖,當天中午,市醫院后勤服務管理部和食堂的工作人員將訂餐病人的盒飯一一送到病房,同時送上一碗熱騰騰的羊肉湯和冬至節日的問候。
“沒想到冬至還能住醫院喝羊肉湯。你想得真周到!”住院患者和陪護家屬都很感動。一碗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不僅溫暖了每一位患者的心,也進一步增進了醫患之間的感情。
其實,除了冬至節的暖心羊肉湯,醫院食堂為了讓住院病人能吃上一口好吃的“病飯”,從醫院行政人員、部門經理到廚師、服務員都做了很多努力。
“病米”首先是安全。
窗明幾凈的食堂,干凈整潔的服務窗口、午餐窗口、點餐窗口、營養窗口標識清晰;各種食堂管理制度,如食品衛生制度、食物中毒應急流程、食品采購入庫流程等。都清晰地貼在食堂墻上一目了然;食堂工作人員的健康證和供應商的食品衛生許可證統一上墻進行監管.
"住院病人首先要確保的是絕對安全."該院后勤管理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隨著醫院的發展,住院人數越來越多,食堂供應壓力越來越大。“為了避免工作人員因為飯菜量大、準備時間長而忽視原料、食材、飯菜的衛生質量,我們始終堅持嚴格采購,嚴格執行食品留樣制度。”
為了讓患者和家屬放心,醫院還在食堂安裝了明廚的監控,把食堂廚房的工作情況告訴患者和家屬,讓大家監督做飯菜的全過程。為了防止交叉感染,食堂對結算流程進行了改革,采取了多種非現金結算方式,消除了衛生安全隱患。
“病米”要吃飽了才吃好。
安全進食后,如何讓住院患者在吃飽的同時吃得更有營養、更科學,也是醫院后勤、食堂等部門竭力思考、不斷改進的地方。為此,他們充分發揮醫院的獨特優勢,與臨床醫學、護理、營養等部門攜手合作。一邊在患者中開展健康飲食教育,一邊嘗試為糖尿病等特殊疾病患者開發營養餐。
為了讓糖尿病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療,他們與內分泌科、營養科一起,針對住院糖尿病患者開展了“健康飲食體驗日”活動。臨床醫生和營養老師講解了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知識和制作飯菜的注意事項,而食堂大廚則現場量好飯菜進行操作,直觀地向糖友講解如何搭配和烹飪食物。
為了滿足不同患者的需求,醫院食堂還推出了一系列人性化服務,聘請專業營養師,根據不同特殊患者的需求合理配餐,推出流質食品和營養餐服務。只要家屬或主治醫生有訂單,食堂就會提供相應的餐飲服務;豐富菜品品種,滿足不同患者的飲食需求。
“病米”要順手吃。
住院病人不能下樓去醫院食堂吃飯怎么辦?病人家屬去醫院食堂做飯擔心病人沒人照顧怎么辦?網上訂的外賣不營養不健康沒有家屬去醫院食堂選營養餐怎么辦?
針對住院患者關心的話題,醫院后勤和食堂部門主動思考解決方案,迅速推出了智能點餐服務。住院病人用手機掃描貼在床頭的二維碼,就可以輕松選擇自己喜歡的飯菜。
“吃飯之前,我得下樓去食堂買。費時費力,還擔心沒人陪病人。現在方便了,掃碼,輸入想吃的菜,食堂的工作人員會送到病房。”很多點餐的患者和家屬都評價說,不僅方便,菜品也多種多樣,有營養餐,也有家常菜。既新鮮又衛生。“感覺家里又多了一個專門做飯送飯的人。”
“目前醫院臨床部門正在努力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我們后勤、食堂等部門也會跟進。”醫院后勤處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改進和完善后勤管理服務,堅持病人至上的理念,為醫院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石德陽晚報記者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