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會計分錄的時候,總是分不清誰在借誰在貸,尤其是新手會計!別擔心,這里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你更有效地學習。我們來看看吧!
(文末有免費電子版)
首先是一張圖片:
通過勾對關系的推導,可以得到公式:資產成本損失=負債其他權益收益。
這個公式連接了平時會計處理的公式:
在等式的左邊,資產成本因借貸而增加,因借貸而減少。
等式右邊是債務、權益、收入、貸款增加、貸款減少。
為便于版面設計,上圖中“所有者權益”簡化為“權益”,期末公式中省略當期,變動用“”表示。
1.首先要明白的是借款的方向。有一個公式是“有借必有貸,貸必相等”,也就是說,每一個分錄都有一個借項和一個貸項,每個科目兩個方向的借項總額相等。那么什么時候借記,什么時候貸記呢?這就需要你知道六個會計要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
六個元素中有兩個等式: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資產是資金的去向(因為你付出了),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是資本(向別人借是債務,自己還是所有者權益)。
收入-費用=利潤,這個很好理解,就不解釋了。
2.訣竅是這樣的。你只需要記住資產的增加是包含在借方的。接下來,我們來推導一下:資產類別。
債務
公共類
所有者權益類別
成本類別
損益類別
.由于篇幅有限,如果想獲得電子版,請查看文末!
感謝您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