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回想一下出租人對融資租賃的初始計量:
借:融資租賃應收:——租賃收款金額。
貸款:融資租賃資產(賬面價值)
資產處置損益(公允價值-賬面價值)
銀行存款(最初發生的直接費用)
——融資租賃應收款未實現融資收益。
出租人對融資租賃的后續計量,是指在初始計量時確認融資租賃應收款項后,將各期收回的租賃收款(租金)入賬。每收回一次租金(本息之和),初始計量時確認的“借方:——融資租賃應收租賃收款金額”就會減少一部分。
每期收到租賃付款(租金)時,會計分錄相同:
借方:銀行存款
貸:融資租賃應收:33,354租賃收款金額。
隨著每筆租金的收回,出租人在初始計量時確認的未實現融資收益逐步實現,并在最終租賃期結束時全部實現。已實現的融資收入是利息收入,屬于出租人的“租金收入”。
租金收入屬于企業的營業收入。對于專業化的融資租賃公司,租金收入為主營業務收入,其他企業的租金收入為其他業務收入。
因此,出租人收到的利息收入計入“租金收入”科目。為與企業其他租金收入相區別,將利息收入計入“租金收入——利息收入”并增設二級科目。
在租金回收中,實現融資收入的會計分錄為:
借方:——應收融資租賃款未實現融資收益。
貸款:租金收入——利息收入
利息收入怎么算?同樣的老問題,同樣的邏輯,同樣的套路。
利息收入=初始本金*利率。
期初本金為每期租金凈投入,利率為租金利率。都是以前學過的。
看一個例子:
219年12月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租賃合同,向乙公司租賃塑鋼機一臺.租賃合同的主要條款如下:
(1)租賃資產:全新塑鋼機。
(2)租賃期開始日期:22010年1月1日。
(3)租賃期限:220年1月1日至25年12月31日,共72個月。
(4)固定租金支付:220年1月1日起,每年年底支付租金,16萬元。A公司如能在每年年底的最后一天及時繳納,將獎勵租金減免1萬元。
(5)取決于指數或比率的可變租賃付款額:租賃期內,如遇中國人民銀行基準利率調整,出租人將同方向、同幅度調整租賃利率。基準利率調整日前各期和調整日當期的租金不變,從下期起按照調整后的租金金額收取。
(6)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該機器在219年12月31日的公允價值為70萬元,賬面價值為60萬元。
(7)初始直接費用:B公司在簽訂租賃合同時發生的可歸屬于租賃項目的手續費及傭金10,000元。
(8)承租人的購買選擇權:租賃期屆滿,甲公司享有以20000元的優惠價購買機器的選擇權,預計當日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為80000元。
(9)視租賃資產的性能而定的可變租賃付款金額:221和222年,甲公司每年按該機器生產的——扇塑鋼窗年銷售收入的5支付給乙公司。
(10)承租人的解約選擇權:甲公司有解約選擇權。在租賃期內,如果A公司終止租賃,需要支付的金額是剩余租賃期的固定租金付款。
(11)保證殘值和未保證殘值都為0。
(12)全新塑鋼機的使用壽命為7年。
會計計量的思路是:首先確定屬于經營租賃還是融資租賃,然后進行初始計量,最后進行后續計量。
第一步是確定租賃類型。
存在優先購買權,優先購買價20,000元遠低于行權日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80,000元,因此判斷20,000元顯然是合理的
租賃開始日,租賃投資凈額(本金)=資產的公允價值700000+初始直接費用10000=710000元。
所以,第一期的利息收入=710000*7.82=55522元。
220年12月31日,第一期末收回租金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融資租賃款——未實現融資收益55522
貸:租賃收入55522
也就是說,第一期末收回的租金150000元中,有55522元是利息,剩余部分就是收回的本金=150000-55522=94478元。
所以,第二期的期初租賃投資凈額(本金)=710000-94478=615522元。
那么,第二期末收回的租金150000元中,包含的利息收入=615522*7.82=48134元,剩余部分就是收回的本金=150000-48134=101866元。
所以,第三期的期初租賃投資凈額(本金)=615522-101866=513656元。
第三期、第四期……以此類推。
到最后一期末,租賃應收款全部收回來了,本金=0;未實現的融資費用=0,全部實現為利息收入。
以上就是出租人對融資租賃的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
電子版排版更清晰,閱讀更方便,可以自行到下載全章完整版。如有,敬請指正。
如果對你有幫助,請點個贊。
我是平鍋,歡迎關注我,只分享大白話干貨和學習方法。
沒有晦澀難懂的官腔官調,只有通俗易懂的大白話。
大白話CPA重難點系列——工具從未如此簡單
大白話CPA重難點系列——長期股權投資從未如此簡單
大白話CPA重難點系列——所得稅從未如此簡單
大白話CPA重難點系列——合并財務報表從未如此簡單
大白話CPA重難點系列——收入從未如此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