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貸是借貸記賬法的記賬符號。與具體的賬戶相結合,表示不同的意義。
1、代表賬戶的兩個固定位置:左借右貸。
2、與不同賬戶結合,分別表示增加或減少:比如資產類賬戶,借方增加,貸方減少。而負債類賬戶卻相反,貸方增加,借方減少。
3、表示余額的方向。比如:資產類賬戶的正常余額在借方,負債、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的正常余額在貸方。
二、借貸方向。
“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每一筆分錄都有借方、貸方,而且每個科目的借貸兩個方向的總的金額是相等的。
三、記在借方或貸方的情形。
六個會計要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在六個要素中有兩個等式: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資產是資金的去向,負債、所有者權益是資金的。
收入-費用=利潤。
擴展資料:
會計分錄是由應借應貸方向、對應賬戶(科目)名稱及應記金額三要素構成。 按照所涉及賬戶的多少,分為簡單會計分錄和復合會計分錄。
簡單會計分錄指只涉及一個賬戶借方和另一個賬戶貸方的會計分錄,即一借一貸的會計分錄; 復合會計分錄指由兩個以上(不含兩個)對應賬戶所組成的會計分錄,即一借多貸、一貸多借或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會計分錄
借貸就是在一個天平上面增減東西的意思,而那些會計科目就是根據業務發生的需要可以放在天平兩邊的物品,會計科目就是賬戶的具體名稱。而這些物品是有嚴格的分門別類的,分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損益類,其中資產類只能放在天平的左邊,負債類和所有者權益類就只能放在天平的右邊。
它只要發生一個業務,需要寫借貸分錄的時候,無論怎樣增加或者減少東西就必需要保證天平的平衡。例如一家新開的公司就是一個左右兩邊都是空的天平,再例如公司發生的第1個業務就是股東存錢進銀行賬戶給公司注資10萬,我們就寫一個這樣的分錄,借:銀行存款 10萬,貸:實收資本 10萬,它的意思就是增加了銀行存款,還有增加了實收資本,因為“銀行存款”屬于資產類,對于資產類的東西來說借就是增加的意思,而資產類只能放在左邊,所以意思就是我們在天平的左邊放了銀行存款這個東西,重量是10萬。
而“實收資本”屬于所有者權益類,對于所有者權益類的東西來說貸是增加的意思,而所有者權益類只能放在天平的右邊,所以就是說我們又在天平的右邊放了實收資本這個東西,重量也是10萬,最后天平左右兩邊都有同樣重量的物品了,平衡了,也按規定的要求擺放了,最后分錄就是正確的寫好了。
再例如,那個公司的出納隨后去銀行提取現金1萬作為備用金時,就會涉及到“銀行存款”和“庫存現金”兩個會計科目,我們從銀行把錢取出來,就是銀行存款減少了,現金增多了,那么我們就會寫借庫存現金 1萬,貸銀行存款 1萬,因為“銀行存款”和“庫存現金”都是資產類的東西,資產類的東西剛才說到,借對于它來說就是增加,而貸,相對而言,就是減少的意思。兩個都是資產類,所以只能擺弄天平左邊的物品了,就是從剛才原來10萬銀行存款里面拿1萬出來,再放上1萬的庫存現金,最后天平又平衡了。
會計里的借和貸可以粗略的理解為“增加”和“減少”但根據會計科目的不同,有的時候借和貸表示的增減方向是相反的。
具體如下:
1、資產類科目:借表示增加,貸表示減少。
2、負債類科目:借表示減少,貸表示增加。
3、權益類科目:貸表示增加,借表示減少。
4、損益類科目:貸表示增加,借表示減少。
5、成本類科目:貸表示減少,借表示增加。
擴展資料
會計的借和貸的產生,源于”借貸記賬法“,借貸記賬法下,所有賬戶的結構都是左方為借方,右方為貸方,但借方、貸方反映會計要素數量變化的增減性質則是不固定的。
基本要求
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可以概括為: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第一,在運用借貸記賬法記賬時,對每項經濟業務,既要記錄一個(或幾個)賬戶的借方,又必然要記錄另一個(或幾個)賬戶的貸方,即“有借必有貸”;賬戶借方記錄的金額必然等于賬戶貸方的金額,即“借貸必相等”。
第二,所記錄的賬戶可以是同類賬戶,也可以是不同類賬戶,但必須是兩個記賬方向,既不能都記入借方,也不能都記入貸方;
第三,記入借方的金額必須等于記入貸方的金額。
主要原理
任何經濟業務的發生,都會引起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等會計要素發生相應變動。但無論發生任何經濟業務,它們對資產和負債或者所有者權益的影響不外乎是以下的幾種類型。即:
1、資產和負債或者所有者權益同時增加,資金總額增加。對這類經濟業務,一方面要將發生的金額登記到資產類賬戶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時要以相等金額登記到負債或所有者權益的貸方。
2、資產和負債或者所有者權益同時減少,資金總額減少。對這類經濟業務,一方面要將發生的金額登記到資產類賬戶的貸方,另一方面同時要以相等金額登記到負債或所有者權益的借方。
3、發生經營收入,一般會導致資產和收入同時增加,資金總額增加。對這類經濟業務,一方面要將發生的金額登記入資產類賬戶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時要以相等金額登記到收入賬戶的貸方。
4、發生經營費用,一般會導致資產減少與費用增加,資金總額不變。對這類經濟業務,一方面要將發生的金額登記到資產類賬戶的貸方,另一方面同時要以相等金額登記到費用賬戶的借方。
5、資產內部項目互相轉化,即兩個項目一增一減,資金總額不變。對這類經濟業務,一方面要將發生的金額登記到某一資產賬戶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時要以相等金額登記到另一資產賬戶的貸方。
6、負債或所有者權益一增一減,資金總額不變。對這類經濟業務,一方面要將發生的金額登記到某一負債或所有者權益賬戶的貸方,另一方面同時要以相等金額登記到另一負債或所有者權益賬戶的借方。
參考資料:借貸記賬法-百度百科
會計分錄是指對每筆經濟業務確定其應借記、應貸記的賬戶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其通常包含三組相關聯系的概念:一組相互聯系的賬戶名稱、一組相對應的記賬符號、一組相等的金額。同時,編制分錄時必須按照“先借后貸、借貸錯開、借貸方各自對齊”的格式來進行編制。
在借貸記賬法下,賬戶的基本結構分為左右兩方,左方稱為“借方,右方稱為“貸方”。但究竟哪一方面登記增加的金額,哪一方面登記減少的金額,則要視賬戶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及其性質來決定。賬戶一般按結構分為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收入利潤類等。
會計分錄題目是考試的重點,關于會計分錄的借貸方關系的確認,這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我們可以用以下方法記住它們之間的關系,只要記牢這幾種關系,分錄題目也不是什么難事我們就會很容易找到做題的頭緒。
資產類:資產增加借方反應,資產減少貸方反應。
費用類:費用增加借方反應,費用減少貸方反應。
負債類:負債增加貸方反應,負債減少借方反應。
所有者權益類:所有者權益增加貸方反應,所有者權益減少借方反應。
收入類:收入增加貸方反應,收入減少借方反應。
做會計分錄的步驟,第1步:找科目,第2步:分析科目屬于那個要素,第3步:辨別發生怎樣的增減變化,第4部:用口訣體現它的借貸關系。
會計里的借方和貸方主要有以下幾點區別:
1、首先,借方和貸方兩者可以粗略的理解為“增”和“減”,但是根據科目種類的不同,其借貸方的含義也不同。
2、資產類科目: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比如銀行存款這個科目,借方表示銀行存款增加,貸方表示銀行存款減少。
3、負債類科目:借方表示減少,貸方表示增加。比如短期借款這個科目,借方表示借款減少,貸方表示借款增加。
4、權益類及損益類科目:借方表示減少,貸方表示增加。比如主營業務收入這個科目,借方表示減少,貸方表示增加。
擴展資料:
1、借方和貸方的出現是源于借貸記賬法。借貸記賬法指的是以會計等式作為記賬原理,以借、貸作為記賬符號,來反映經濟業務增減變化的一種復式記賬方法。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借貸記賬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記賬對象不再局限于債權、債務關系,而是擴大到要記錄財產物資增減變化和計算經營損益。
2、借貸記賬法下,所有賬戶的結構都是左方為借方,右方為貸方,但借方、貸方反映會計要素數量變化的增減性質則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質的賬戶,借貸方所登記的內容不同。
3、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可以概括為: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參開資料:
百度百科-會計科目
借:一種會計科目,顯示資產方的增加或負債方的減少;對應概念為貸方。
貸:對于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類賬戶(如應付款、長/短期借款、主營業務收入、實收資本、本年利潤等),“貸”就是加。對于資產類、費用類賬戶(如現金、銀行存款、材料、固定資產、應收款、管理費用、主營業務成本等),“貸”就是減。
對于資產類、費用類賬戶(如現金、銀行存款、材料、固定資產、應收款、管理費用、主營業務成本等),“借”就是加;對于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類賬戶(如應付款、長/短期借款、主營業務收入、實收資本、本年利潤等),“借”就是減。
擴展資料:
借與貸的對應關系有:
單一型和復合型。單一型即“一借一貸”,借方有一個會計科目貸方也只有一個會計科目。復合型有“一借多貸”、“多借一貸”、“多借多貸”。
希望本篇文章能夠對正準備參加
廣州會計培訓
,
的小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
惠州會計培訓
、
東莞會計培訓
、
深圳會計培訓考試
、
相關知識記得關注學樂佳會計培訓官網。最后祝愿小伙伴們考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