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惠良
就看怎么給客戶開發票了。假設商品A的價格為400元,商品B的價格為100元,如果以折扣形式開具發票,在同一發票金額欄中分別注明商品A的400元、商品B的100元和折扣金額100,則商品B不視為銷售,增值稅按400 13=52元計算,企業所得稅以400元作為應收收入。但在會計上,收入應確認為兩項履行義務,即:商品A的收入=400 400/(400 100)=320元,商品B的收入=400-320=80元,或400 100/(400 100)=80元。如果發票不是以折扣的形式開具,只是在備注欄中注明了一條贈品領帶,那么商品B被視為銷售,商品A的收入=400元,商品B的銷售收入被視為100元,但在會計上仍然是兩項履行義務。增值稅按照(400 100) 13=65元計算,企業所得稅以500元為應納稅所得額。顧客在網絡平臺購買商品時,往往不會向商家索要發票。如果商家采取購買贈品的銷售策略,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的規定,“將自產、委托或者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贈品應作為銷售處理。
宿主
網民濤濤問:如果你要支付大白勞動報酬,你必須代他向公司開具發票嗎?如果發行有困難,可以不稅前列支嗎?
董惠良
公司支付給大白的服務費性質應與其他服務費性質相同,大白簽字的付款單可作為稅前扣除的依據。
宿主
網友吳霞提問:起始點's固定資產折舊會計準則和稅法有區別嗎?
董惠良
是的,有一些不同。《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固定資產折舊起始時間為當月增加,從下月開始計提折舊。稅法規定,企業應當從固定資產投入使用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兩者的區別在于,會計準則說的是“當月增加”,稅法說的是“投入使用月”。因此,有兩種情況,假設企業在2022年8月購買了一臺設備。第一種情況,企業8月份投入使用,會計核算與稅法規定的折舊起始點一致,都是9月份,不會有差異。第二種情況,企業8月份購買的設備,由于一些情況,8月份沒有投入使用,9月份投入使用。根據會計準則,企業在9月份仍然計提了折舊。但根據稅法“投入使用當月的第二個月”規定,10月計提折舊,兩者起始點不一致,產生差異。
宿主
網友問:一般納稅人轉為小規模納稅人后,未抵扣的增值稅如何處理?
董惠良
2018年第18號公告發布!蛾P于統一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等若干增值稅問題的公告》規定,一般納稅人轉為小規模納稅人時,未全額抵扣的進項稅額轉入“應交稅金——待抵扣進項稅額”科目。會計分錄為:借記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貸記應交稅費——增值稅(轉出進項稅額)。2022年,《關于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等征收管理事項的公告》發布第6號公告,規定根據18號公告,計入“應交稅費:——應抵扣進項稅額”科目的進項稅額,截止2022年3月31日的余額,2022年可分別計入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資產、存貨等相關科目。按規定在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前扣除,會計分錄:借記's固定資產及其他相關科目,貸記應交稅金33,354待抵扣進項稅額,已在稅前扣除的折舊和攤銷不予調整。未分割部分,可在2022年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前扣除。
宿主
網友程芬
不需要。納稅人根據稅務機關批準允許退還的免稅額會計分錄為:借記應交稅金——增值稅免稅額,貸記應交稅金——增值稅(轉出的進項稅額);當實際收到稅款留存額時,借記銀行會將33,354英鎊增值稅稅款留存額的應納稅額進行存款和貸記。從這些會計分錄來看,企業收到的退稅與損益無關。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增值稅是稅外的,不計入企業的收入,所以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對于附加稅,允許納稅人從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的計稅依據中扣除已退還的增值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