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來,中國信息通信業打了一場翻身仗,從3G突破到4G并行,再到5G超越。中國鐵塔在跨越式發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鐵塔模式”作為通信行業的創新,在共建共享方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大規模應用,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從國家層面確定了長期戰略。
中國鐵塔對共享發展的探索是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成功實踐,也是電信業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踐行共享經濟的生動案例。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塔模式”,通信世界全媒體記者走訪了中國塔工業園,與行業專家和媒體共同見證“塔模式”的魅力!
塔式模式:從漫漫征途到碩果累累
在通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減少重復投資、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下,中國通信基礎設施必然走“共建共享”之路,中國鐵塔肩負重任,開始了漫漫征程。
我國通信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經歷了企業自發、政府主導和獨立運營商三個發展階段。以2008年通信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被納入監管和中國鐵塔作為獨立運營商正式成立這兩個標志性事件為分水嶺。
時隔八年,中國鐵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2023年是中國鐵塔的第八個年頭。在過去的八年里,中國鐵塔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網絡基礎設施。無論是在實施“網絡強國”戰略、深化國企改革,還是推動電信基礎設施資源共享方面,中國鐵塔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截至2022年9月,中國鐵塔物理站點數量已超過210萬個,電信企業可用站點總數增長了https://www.zhucesz.com/倍。97%的5G基站項目建設需求可以在現有基站的基礎上通過共享和改造來實現。
利用鐵塔的資源特性,中國鐵塔通過“鐵塔5AI”將20多萬座“通信塔”轉化為“數字塔”,形成了一系列標準化、定制化、多樣化的監控產品,為千行,各行業組裝“千里眼”、“千里耳”、“智能大腦”,廣泛服務于環境保護。鐵塔資源跨行業共享,在賦能經濟社會各領域數字化轉型的同時,能夠有效提升現有通信資源價值,拓展通信行業數字化發展新動能,有利于減少重復投資,提高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
此外,中國鐵塔在“節能減碳”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到2022年10月,通過推進配套設施共建共享和鐵塔基站室內分布,共建共享水平大幅提升。與新建鐵塔相比,減少了大量重復建設,共節約https://www.zhucesz.com/,土地資源1萬畝420萬噸鋼材,減少碳排放2670多萬噸。
1月8日,中國信通院和中國鐵塔發布了《通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發展研究報告(2022年)》(以下簡稱shuminghao 123 @ https://www.zhucesz.com/)。《報告》指出,“一建多用、社會共享”的“鐵塔模式”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共建共享效果更加凸顯。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王愛華,高度評價了中國鐵塔多年來的努力。她認為,中國探索形成的“鐵塔模式”十年來促成了新時期通信行業的跨越式發展。中國鐵塔通過推進通信設施“入法”和“入規”,顯著改善了通信建設環境;通過提高鐵塔資源和設施的共享率,可以降本增效,加快網絡建設進程,促進市場競爭均衡;通過集約共建、深化共享、兼顧審美和諧,為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發揮國家隊和主力軍作用,提高網絡運行安全水平和通信保障應用能力;在促進普遍服務、疫情防控、防災減災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鐵塔模式”的共建共享是我國競爭性公共基礎設施的有效建設模式,未來發展空間更廣闊,影響更深遠。
中國鐵塔既推動了中國信息通信業的發展,又兼顧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形成了獨特的“鐵塔模式”,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建設環境得到優化。鐵塔公司凝聚行業合力,率先推動通信設施“入法”“入規”,推進公共資源開放,有效解決了通信設施通行權,打通了網絡建設“最后一公里”。
二是降本增效成效顯著。八年來,全行業通過深化共享共節約投資1720億元,有效改善了4G、5G網絡大規模部署進程,網絡部署更加“更快、更經濟”。
三是社會效益突出。通過深化共建共享,節約了大量土地、鋼材等資源,相當于減少碳排放2670萬噸,促進了鐵塔等通信設施與城市環境、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通信塔”、“數字塔”、“社交塔”三大轉型,打造了鐵塔新模式。
中國鐵塔在通信設施建設模式上勇于創新,探索了從“社會塔”到“通信塔”、“通信塔”到“數字塔”的新模式,為信息通信產業帶來了新的活力。中國鐵塔以資源共享為基礎,全面推進“一體兩翼”戰略布局,即以面向通信行業的運營商業務為“一體”,以面向社會的智聯業務(原跨行業業務)和能源業務為“兩翼”,不斷拓展共享協作文章。
中國鐵塔在基站建設中大量使用了燈桿、監控桿、電力塔、交通標志等社會資源,使得共享范圍更廣,網絡部署更快,成本更低。如京-張高鐵覆蓋5G公網,中國鐵塔與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合作,深化資源共享,爭取鐵路部門支持,共享利用8座鐵路通信鐵塔、54臺動力箱變壓器、120個設備洞庫、143km通道。減少重復建塔資源浪費,縮短基站布局建設周期,使京-張高鐵成為全球首條5G網絡全覆蓋的智能高鐵,為“精彩冬奧會”貢獻力量。
在技術創新方面,中國鐵塔“福建單管塔阻尼復合加固法助力5G共享鐵塔解決方案”有效解決了5G時期共建共享的技術難題。隨著通信基礎設施的大規模部署,站點共享率
變“通信塔”為“數字塔”,助力開啟數字經濟新征程。中國鐵塔不斷夯實網絡基礎,變“通信塔”為“數字塔”,服務數字中國目前,我國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正進入“快車道”。中國鐵塔從三個方面努力為新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服務支持。
一是堅決貫徹黨中央's加快5G發展的決策部署,支持電信企業在5G網絡建設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近年來,中國鐵塔深化了共建共享,幫助中國建設了世界上最大、質量最好的移動寬帶網絡。特別是自5G商用以來,中國鐵塔已經建設了超過139萬個5G基站,其中97個是共享的。數據顯示,中國鐵塔以每天2600個基站的竣工交付速度加速5G建設,使得中國5G基站數量占全球60多個。網絡基礎不斷夯實,為網絡強國、數字中國,貢獻了鐵塔般的力量,也讓數字經濟的發展成果更廣泛、更公平地惠及人民。
二是加快打造“數字塔”,助力數字經濟和數字治理。中國鐵塔依托站點多點、廣覆蓋、高海拔的資源稟賦,將傳統的“通信塔”升級為“數字塔”,為多個關鍵領域提供數字化服務。
三是深化能源應用共享,服務民生。中國鐵塔將通信站點資源和電力保障能力向社會延伸,在全國2800多個城市部署網絡化、綠色化、智能化的換電網絡設施。目前,https://www.zhucesz.com/每天有1萬個網點,為外賣和快遞小哥提供超過135萬次的智能換電服務。特別是在疫情期間,換電網絡為打通城市生活“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力支持。
面向未來,中國大廈如何深化“塔模式”的推廣?
北京,郵電教授曾劍秋,認為,有必要加強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通過升級傳統基礎設施,構建安全、無處不在的數字基礎設施,為數字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還要加快基礎設施和數據要素的共建共享,賦予基礎設施和數據要素社會屬性,實現多維價值的釋放,實現從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者”到“使能者”的身份轉變。中國大廈應抓住數字化機遇,提前布局,進一步提升共建共享價值。
通信世界傳媒總編輯劉啟誠,表示,中國鐵塔自成立以來,改革發展成效顯著,有效解決了通信行業重復建設問題,走出了一條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同時,堅持創新發展,在深化“一體兩翼”戰略、推進數字化管理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共建共享是信息通信產業在發展壯大過程中,解決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產業集約化、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國鐵塔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共建共享答卷,未來將更加經濟高效地服務于經濟發展,成為數字化、智能化中的“錨針”。
作者:劉啟誠孫天
/格式:新竹,沈
審計:申晴
制片人:劉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