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怎么做會計分錄?
固定資產提足折舊以后就不用繼續計提了。首先,確定固定資產是否還在使用,如果還在使用并沒有發生轉讓,報廢,損毀,盤虧則不用馬上進行固定資產清理。當這些業務實際發生時,同步做帳。
第二,如果發生轉讓,報廢,損毀,盤虧則進行固定資產清理。報廢固定資產需要填制“固定資產報廢單”經鑒定,批準后進行清理。
第三步,清理固定資產報廢時一般要做如下會計分錄:
1.將報廢固定資產轉入清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
(如果你以提完折舊,這里的計算結果應是凈殘值)
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2.報廢的固定資產殘料出售收入:
借:銀行存款
貸:固定資產清理
3.支付的清理費用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銀行存款
4.如果結轉報廢固定資產發生的是凈損失(意思是
殘料收入<清理費用
的差額)
借:營業外支出—處之固定資產凈損失
貸:固定資產清理
5.如果結轉報廢固定資產發生的是凈損失(意思是
殘料收入>清理費用
的差額)借:固定資產清理貸:營業外收入—處之固定資產凈收益
備注:如果是出售不動產,需要計提交納營業稅(稅率5%)
應納營業稅=實際成交價×5%稅率請以當地稅務部門實際通知為準。
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
固定資產清理會計分錄
固定資產清理的會計分錄:
一、將要處置的固定資產轉入清理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二、發生清理費用時: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銀行存款、應繳稅費等
三、處置的收入
借:銀行存款等相關科目
貸:固定資產清理
四、清理凈損益
1、如果是凈收益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營業外收入
2、如果是凈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
貸:固定資產清理
固定資產清理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因出售、轉讓、報廢和毀損、對外投資、融資租賃、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處置固定資產,按該項固定資產賬面凈額,借記本科目,
按已計提的累計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原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借記“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固定資產”科目。
(二)清理過程中發生的其他費用以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等科目。
收回出售固定資產的價款、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等,借記“銀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應由保險公司或過失人賠償的損失,借記“其他應收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固定資產清理完成后,本科目的借方余額,屬于籌建期間的,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屬于生產經營期間由于自然災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損失,借記“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
屬于生產經營期間正常處理損失的,借記“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
固定資產折舊的會計分錄怎么做?
固定資產折舊的會計分錄做法如下:
登記企業增加的固定資
1、“固定資產”賬戶“固定資產”賬戶核算企業固定資產的原價。借方:原價貸方:借方余額:
2、“累計折舊”賬戶(特殊資產賬戶)“累計折舊”賬戶屬于“固定資產”賬戶的備抵賬戶,核算企業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貸方:登記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增加額)借方:登記減少的固定資產轉出的累計已提折舊(減少額)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累計數。
3、企業購入的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是指企業購置的固定資產不需要安裝,可直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成本=工程用物資成本+人工成本+相關稅費。
4、自建的固定資產(購入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和自建的固定資產的處理是類似的),
固定資產折舊含義介紹:
固定資產折舊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其中,使用壽命是指固定資產的預計壽命,或者該固定資產所能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數量。
應計折舊額是指應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其預計凈殘值后的金額,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還應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
固定資產折舊通過“累計折舊”科目進行核算,該科目屬于資產類的備抵調整賬戶,其貸方登記折舊額的增加,借方登記折舊額的減少,余額一般在貸方,表示累計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金額。
#FormatImgID_0# 關于出售固定資產的會計分錄怎么做?
出售固定資產的會計分錄應該這樣做:
1、企業出售固定資產,具體會計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損失
貸:固定資產
2、發生清理等費用時,具體會計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清理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3、出售固定資產所得,具體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貸:固定資產清理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根據出售后企業最終發生利得,具體會計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資產處置損益
根據出售后企業最終發生損失,具體會計分錄為:
借:資產處置損益
貸:固定資產清理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企業出售固定資產應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進行核算。
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是對公司項下的所有固定資產進行管理的制度方法,它的制定可加強固定資產的管理,掌握固定資產的構成與使用情況,確保公司財產不受損失,每個企業公司可根據自身的不同情況,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的具體內容進行增刪,從而提高制度的可執行性。此制度一般都由財務部門制定并頒布執行。
主管部門的職責
1隨時掌握固定資產的使用狀況。
2負責監督配合使用單位做好設備的使用和維護,確保設備完好提高利用率,并定期組織設備的清點,保證賬、卡、物三相符。
3負責固定資產的管理,搞好固定資產的分類,統一編號,建立固定資產檔案,登記賬卡,負責審批并辦理驗收、調撥、報廢、封存、啟用等事項。
4根據使用部門的使用情況,組織編制設備大中修維修計劃,按期編報設備更新計劃。
5嚴肅財經紀律,對違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擅自贈送、變賣、拆除固定資產的行為和破壞固定資產的現象,要嚴格追查責任,視情節給予處罰。
使用部門的職責
1各固定資產使用部門負責本單位的設備管理工作,應設置專職或兼職的設備管理員,各生產班組要設置工人設備管理員,每臺設備要明確使用、保管、維護的責任者。
2 嚴格執行技術操作規程和維護保養制度,確保設備的完好、清潔、潤滑和安全使用。
3 建立固定資產明細賬,固定資產的領用、調出、報廢必須經主管部門及總經理批準,未經批準,不得擅自調動、報廢,更不能自行外借和變賣。
4 根據主管部門的要求定期組織固定資產的盤點,做到賬、卡、物三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