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工業企業的會計人員而言,平時做賬經常會碰到成本核算的問題,核算成本時,一般有哪些步驟?
工業企業成本核算步驟
1.區分應計入產品成本的成本和不應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即對企業的各項支出、費用進行嚴格地審核和控制,并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來確定計入產品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產品成本的構成項目)。
2.將應計入產品成本的各項成本,區分為應當計入本月的產品成本與應當由其他月份產品負擔的成本。
3.將應計入本月產品的各項生產成本,在各種產品之間進行歸集和分配,計算出每種產品的成本。
4.對于月末未全部完工的產品,要將該種產品的生產費用(月初在產品生產費用與本月生產費用之和),在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計算出該種完工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其基本做法是:
第一步,計算在產品約當產量
在產品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完工率(完工程度)
第二步,計算費用分配率(即每件完工產品應分配的費用)
費用分配率(單位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生產成本)/(完工產品產量+月末在產品約當量)
第三步,求出完工產品的成本
完工產品成本=完工產品數量×費用分配率
第四步,求出在產品的成本
月末在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費用分配率=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生產成本-完工產品成本
(5)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
(6)定額比例法。
生產成本如何結轉?
結轉生產成本: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制造費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燃料及動力等)、直接工資(生產人員的工資、補貼)、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費);制造費用是指企業內的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分廠、車間管理人員工資、折舊費、維修費、修理費及其他制造費用(辦公費、差旅費、勞保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