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達到無法使用狀態時,就需要對其進行報廢處理,一般可以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等科目核算,具體的會計分錄怎么寫?
報廢固定資產的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借:銀行存款
貸:固定資產清理
借:營業外支出
貸:固定資產清理
什么是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
什么是固定資產清理?
固定資產清理是對因磨損、特大災害、事故等原因喪失生產能力的固定資產,或者因報廢需要淘汰的固定資產進行鑒定、報廢、驗資、處置殘值等工作的總稱。經技術鑒定和經濟評價,確認該固定資產報廢后轉入清算,即該固定資產退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原固定資產投資相應減少。因此,在會計核算中,資產的原價和折舊應當核銷,固定基金應當同時沖減。為保證固定資產的簡單再生產,其已提折舊應等于應提折舊額。
營業外支出是什么?
營業外支出是指除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支出等以外的各項非營業性支出。如罰款支出,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等。為此,要設置“營業外支出”賬戶對這部分內容進行核算。企業發生各項營業外支出時,記入這個賬戶的借方;期末結轉損益時,從貸方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借方,結轉后該賬戶無余額。